发布日期:2025-03-06 16:23 点击次数:64
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“艺术加工”成分。喜欢点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。
如果有人告诉你,只要两天不吃饭,你的免疫系统就能焕然一新,你会不会觉得不可思议?
毕竟,我们从小被教育“按时吃饭、保证营养”,怎么现在反倒说“挨饿”是种养生方式?那种饥肠辘辘的感觉,真的能让身体变好吗?
今天,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看似“反常识”的说法,看看科学研究到底怎么说。
“两天不吃饭”真的能重启免疫系统?科学怎么说
这个说法并非空穴来风。2014年,美国南加州大学(USC)的生物学家瓦尔特·隆戈(Valter Longo)团队在《细胞-干细胞》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,指出禁食(Fasting)48~72小时可以促使免疫系统“重启”。
他们发现,短期禁食能刺激干细胞生成新的白细胞,从而增强免疫力。
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,禁食状态下,体内会减少葡萄糖供应,迫使身体消耗自身储存的脂肪和受损细胞,这就相当于给身体做了一次“大扫除”。
更重要的是,在禁食后重新进食时,身体会启动“补偿机制”,快速生成新的免疫细胞。
不过,这项研究的实验对象主要是动物,虽然在人类的初步研究中也观察到类似现象,但远未达到“实锤”级别。
也就是说,这个结论看起来很吸引人,但目前还不能作为医学上的正式建议。
现实生活中,禁食真的能让人更健康吗?
说到这里,我想起了一位患者小刘(化名)。他是一名互联网程序员,长期加班、熬夜,饮食极其不规律。
前段时间,他在网上看到“短期禁食可以提升免疫力”的说法,决定尝试两天不吃饭,仅喝水。
第一天,他觉得精神状态不错,甚至比平时更清醒。但到了第二天,情况开始变得不妙——头晕、乏力,甚至出现心悸。
他勉强熬到了48小时,恢复饮食后,胃痛、腹胀,整个人虚弱得不行。
检查结果显示,他的血糖波动较大,胃部出现轻微炎症,甚至有轻度脱水的迹象。
作为医生,我不得不提醒他,“禁食”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养生方式,盲目尝试反而可能损害健康”。
科学研究的确在探索禁食的潜在益处,但现实中,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,贸然尝试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。
禁食到底对身体有哪些影响?
短期禁食可能带来的好处:
· 促进自噬作用(Autophagy):自噬是人体清理受损细胞的机制,适当禁食可能有助于细胞修复。
· 降低炎症水平:一些研究表明,短期禁食可以减少体内慢性炎症,对某些炎症性疾病(如类风湿关节炎)可能有一定帮助。
· 改善代谢健康:短期禁食可能有助于降低胰岛素水平、提高胰岛素敏感性,对糖尿病前期人群或许有益。
但禁食也可能带来的风险:
· 营养不足:连续两天不吃饭,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摄入不足,可能会影响免疫功能。
· 血糖波动:对于糖尿病患者或低血糖人群,禁食可能会导致血糖过低,引发头晕、乏力甚至昏厥。
· 胃肠道问题:长期不吃饭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紊乱,增加胃部不适甚至胃溃疡的风险。
“间歇性禁食”或许是更合理的选择
相比于连续两天不吃饭,近年来更被认可的一种方式是间歇性禁食(Intermittent Fasting, IF)。
这是一种更温和、更容易坚持的饮食方式,我在临床上也遇到不少患者尝试后反馈不错。
常见的间歇性禁食方式包括:
· 16/8法(每天16小时禁食,8小时进食);
· 5:2法(每周两天摄入极低热量,其余五天正常饮食);
· 隔日禁食(一天正常饮食,一天热量摄入减少50%以上)。
相比于极端禁食,间歇性禁食更容易让身体适应,同时也能带来一定的健康益处。
有研究显示,间歇性禁食可能有助于改善代谢、降低血糖、减少炎症,但仍需要更多长期研究来验证。
哪些人不适合禁食?
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禁食,以下人群不建议尝试:
· 糖尿病患者:禁食可能导致低血糖,甚至引发昏迷。
· 胃病患者:长时间不吃饭,可能会加重胃部不适,甚至引起胃溃疡。
· 孕妇、哺乳期女性:营养需求较高,禁食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。
· 低血压、贫血患者:禁食可能导致头晕、乏力、晕厥。
· 长期服药者:有些药物需要随餐服用,否则可能影响药效或产生副作用。
医生的建议:科学饮食比盲目禁食更重要
免疫力的提升,并不是靠“饿两天”就能实现的。真正想要增强免疫系统,关键在于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,包括:
· 均衡饮食:摄入足够的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,尤其是维生素C、D和锌,对免疫系统至关重要。
· 规律作息:保证充足睡眠,熬夜会削弱免疫力,甚至增加炎症风险。
· 适量运动:适度锻炼可以增强免疫功能,但过度运动反而可能降低免疫力。
· 心理健康:长期压力会抑制免疫系统,学会放松同样重要。
结语
“两天不吃饭能重启免疫系统”听起来很吸引人,但目前科学研究尚未完全证实这一点。确实,短期禁食可能有一定健康益处,但并不适合所有人。
相比于极端的断食,更科学的做法是合理控制饮食、保持健康作息、适度运动。
健康没有捷径,真正的养生不是“饿两天”,而是长期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。
参考资料
1. 瓦尔特·隆戈等人(2014年):“禁食周期减缓肿瘤生长,并使多种癌细胞类型对化疗更敏感。” 《科学·转化医学》
2. 马特森等人(2017年):“间歇性代谢转换、神经可塑性与大脑健康。” 《自然·神经科学评论》
3. 中国营养学会: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